往期浏览
第一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19年 -- 第一期 -- 正文

第四届中韩人文学论坛语言教育及文化分论坛综述

发布日期:2021-02-06   点击量:
Abstract      

第四届中韩人文学论坛语言教育及文化分论坛综述

王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A Review of the Sub-Forum of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ulture in the Fourth Forum of China-South Korea Humanities

Wang Wei

2018年10月26~27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教育部以及韩国研究财团共同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研究生院、文学所、历史所和哲学所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韩人文学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下设历史、文学、哲学以及语言教育文化四个分论坛。研究生院负责承办语言教育文化领域分论坛。

研究生院所承办的语言教育文化分论坛设有四个议题, 包括在语言普遍性的立场上看中韩两国语言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中韩语言教育的未来, 中韩两国的历史文物保护与人才培养, 以及中韩大众文化的相互作用。本次语言教育文化分论坛, 研究生院邀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语言教育、语言研究、历史遗产保护以及文化交流等领域的专家学者, 就中韩两国的语言、教育、跨文化交流和文化遗产领域内的诸多议题进行了讨论。

一、第一单元主题为在语言普遍性的立场上看中韩两国语言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主持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王炜副教授

1. 韩国朝鲜大学姜喜淑教授的发言题目为

《中韩两国的大众文化接触与语言借用现象研究》。姜教授从“韩流”对韩语和中文这两种语言间的碰触讲起, 研究重点放在当今汉语中的韩语借用现象上, 并将韩语借用现象分为网络媒体和日常生活两大领域。网络上盛行的韩语借用现象和“韩流”在中国的流行均与中国网络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网络成为年轻人交流的重要工具。由此, 这也是韩语借用现象产生并迅速发展的前提。根据研究结果显示, 网络媒体中的借用现象非常灵活多样, 包括多种词汇形式、语法形态以及句子层面的借用。但是, 在日常生活中的韩语借用现象与网络上的存在着一定差异, 可以说日常生活中的借用现象目前仍停留在“思密达”和“欧巴 (哥哥) 、欧尼 (姐姐) ”等称谓语的借用上。姜教授表示尽管中韩两种语言间在现阶段有着比较活跃的相互借用现象, 但此前从语言学视角分析两种语言间相互借用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不丰硕。中韩两国频繁的文化交流将产生更多的语言借用现象, 也需要从双向的观点来对其进行考察研究, 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相关中韩两国语言借用现象的研究成果。

评论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冯丽娟老师进行评议。冯丽娟老师认为本文研究了中国与韩国大众文化的碰触及因此产生的语言借用现象, 选题特别有意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向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 文化包括语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次, 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传播方式。中韩文化的碰触给汉语和韩语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 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语言借用现象。本文的切入角度也很新颖, 打破了只研究汉语对韩语单方向影响的传统思路, 专门对汉语中的韩语借用现象进行考察。这既符合语言事实, 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冯丽娟老师的发言题目为

《从结构、认知和文化角度看汉语和韩语的共性》。以往的汉语和韩语对比研究多从差异的角度来讨论, 冯老师认为汉语和韩语虽然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 即前者是孤立语, 后者是黏着语, 但两种语言之间还是有很多共性的。挖掘这些共性无论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还是对于跨文化交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结构、认知和文化三个方面以举例的方式讨论汉韩两种语言的共性。从结构上来讲,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 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普遍语法, 它是一切人类语言必须具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系统, 即任何语言都是可通达的。跟乔姆斯基的语言天赋说不同,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 人的语言能力不是孤立的, 而与一般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其将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和历史交往的密切, 汉韩两个民族对于客观事物的一般认知存在着很大的共性。在文化上, 中韩两国都属于儒家文化圈, 在认知心理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人文景观等诸方面都存在交融现象。在语言上, 谚语、人际称谓、亲属称谓等方面两国都有一一对应的词汇。这些现象对两国人民互相的语言学习无疑会产生促进作用, 继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

评论环节由韩国延世大学梁英梅教授进行评议。她认为该论文以中韩两国的语言学习者们对于对方国家语言的相互理解为基础, 从结构、认知、文化三方面分析了中韩语言之间的共性。有关中韩语言学习的现有研究大都侧重于两国语言之间的差异研究, 而该论文则试图研究两国语言的共同点, 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而这样的尝试有助于两国的语言教育及学习研究。

二、第二单元主题为中韩语言教育的未来, 主持人为韩国西江大学柳东春教授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申泉老师的发言题目为

《外语教育“多语言+”背景下的韩国语教育走向》。申老师认为目前在外语教学中普遍认同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为“外语+”模式, 即外语结合其他相关领域知识。非通用语人才培养也面临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非通用语教育界目前关注“互联网背景下的非通用语教育”、“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非通用语教育”、“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非通用语教育”等。传统外语高校以及开设非通用语的综合类高校也在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教育模式, 结合非通用语的特点与现有的社会背景思考“多语言+”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和前景。这一模式是将现有的“通用语+非通用语”、“外语+其他专业”两种模式结合起来。韩国语作为非通用语同样面临着是否推行“多语言+”教育模式的问题, 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在评论环节, 韩国延世大学李智瑛教授认为由于“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 中国的外语教育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会。为了适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沟通和交流这一构想的需要, 中国的外语教育环境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韩国语教育的模式作为其中的一种也有必要进行改变。该论文针对韩国语大学教育中的“多语言+”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 列举说明了韩国语的教育历史和最近的各种案例。而且, 其还从现代社会学习者的立场出发, 提出了韩国语教育应该发展的方向和相应的方案。

2. 韩国外国语大学李善熙教授的发言题目为

《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外国语教育观和未来教育的中韩两国在线公开讲座现况》。李教授认为最近正在出现一些对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预测。无论第四次产业革命是否开始, 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处于信息通信十分发达的时期, 任何人都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去获取和共享知识。用户和信息像网一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构成了一个超链接时代。在网络空间学习的中文或者韩国语, 会给韩国和中国的学习者带来适当的成就感, 在体验虚拟文化之后, 可以让学生们产生亲自体验的想法, 如此一来两国国民的实际交流就会更频繁。另外, 通过更加亲密地交流沟通可以实现相互理解, 人们也可以直接消除那些由于不了解而产生的误会。人类应该解决因AI而导致的社会不平等和人类价值丧失的问题。所幸的是, 人类总是不满足于所拥有的东西, 始终在追求更好的。因此, 就像历史延续至今一样, 只要人类自己努力, 问题就会得到改善。教育是培养人们如何行动的重要机制。作为从事汉语教育的工作人员, 我们应该继续思考, 今后未来一代通过学习汉语的行为, 能创造出怎样的内部价值, 思考为了消除因技术产生的不平等问题, 公开教育资源能发挥什么作用。

在评论环节, 申泉老师认为这篇文章主要谈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观, 通过分析中韩两国在线公开课程, 探讨了面向未来教育在线公开课程的发展方向。第四次工业革命, 是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全新的技术革命。随着虚拟现实 (VR) 、增强现实 (AR) 等技术的成熟和普及, 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人类社会将要面对史无前例的不平等问题, 同时还将面临缺乏自我实现的目标、成就感缺失等以前不存在的问题。

三、第三单元主题为中韩两国的历史文物保护与人才培养, 主持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吴卫国教授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白云翔教授的发言题目为

《手工业考古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白教授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手工业和农业是古代社会的两大基础性产业, 手工业、农业和商业活动是古代社会的三大经济活动。因此, 手工业在古代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也正因为如此, 手工业成为古代社会历史研究, 尤其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考古学亦然。历史文化遗产, 这里主要指物质文化遗产, 是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物质载体。它们作为古代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遗留, 种类多样, 内涵丰富, 如聚落址、城址、墓葬、宗教遗存等。而手工业遗存作为一种重要的类型, 同样是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手工业考古作为当代考古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任务是对古代手工业遗存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而古代手工业遗存又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的重要内容。于是, 手工业考古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便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评议阶段由韩国汉阳大学安昶炫教授进行评议。他认为通过白云翔教授的论文, 能够理解手工业考古的基本性质和研究方法。手工业考古揭示了灿烂的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领域———手工业的历史, 除了要具备生产技术方面的科学或工程学的知识外, 还需要具备对生产和流通方面的政治、社会及经济问题的理解, 还需要具备考古学专业知识以及有关文献资料的历史知识和理解体系的复合学问。

2. 韩国济州大学庾喆仁教授的发言题目为

《济州海女的遗产化:非物质遗产和世界农业遗产》。庾教授认为海女传承了超越时代变迁的原始的捕鱼方法、生态民俗知识、神话世界观等, 是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共存的例证。但是济州海女的数量每年都在减少, 济州海女渔业的存在本身受到了威胁。2012年在济州岛举行的世界自然保护总会 (WCC) , 确立了独特的海女文化的学术价值, 制订了保护处于消失危机中的海女团体的方案———“济州议题”。海女渔业的持续和海女文化的传承是不可分割的。因此, 济州海女的保护和传承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和海洋水产政策的合作。保障济州海女渔业的持续发展, 最重要的是保证济州海女们要通过潜水捕捞获得稳定的收入, 并过着健康的生活。另外, 济州海女 (文化/渔业) 的遗产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认可, 将有助于济州海女的可持续性发展。济州海女被指定为韩国国家重要渔业遗产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目录, 这只是为了保护济州海女 (文化/渔业) 而进行的多种保护措施之一。

评论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刘强副教授评议。他认为在历史的长河中, 各国文明彼此交融、相互影响, 尤其是韩国向来就有着开眼看世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秀传统, 这非常值得称赞。韩国政府和社会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对于提升民族凝聚力、国家影响力、经济增长力的重要作用, 而且积极关注现实情况和发展潮流, 不仅努力把本国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体系中, 同时积极关注跨领域资源的整合 (包括将济州海女指定为国家重要渔业遗产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体现出了成熟的政策调整能力和优秀的潮流把握能力。这一点给中国政府和学者以深刻启发。他还认为这篇文章给予了读者颇多启示, 同时更进一步增加了读者了解济州海女后续保护情况和韩国整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状况的强烈欲望。

四、第四单元主题为中韩大众文化的相互作用, 主持人为韩国外国语大学林大根教授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苹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

《中韩视角下的玉文化现状解析》。王教授认为中国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最早的玉玦发现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史前玉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巅峰, 玉龙、玉凤、玉人、勾云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等礼仪和宗教用器于此出现。在玉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透闪石类玉料是史前高等级玉器的主要原料。和田玉属于软玉, 主要成分就是透闪石。目前新疆的和田料、俄罗斯料、青海料、韩国青川的韩料, 辽宁岫岩的老玉、河磨玉都属于广义上的和田玉, 是当今中国国内普遍应用的玉器原料。韩料是近几年中国玉料市场的新品种。韩国出产的玉石有两种。一种是春川软玉 (韩料) , 另一种是产于扶余郡郊区的蛇纹石。韩国玉矿区的特点是产销一体化, 依赖矿区的自然环境。沿矿脉将矿洞开发成供消费者体验和享受的玉洞和桑拿室, 已经成为一大特色产业, 为中国玉文化开发提供了借鉴。通过对中国用玉史的分析, 结合现代中韩两国在玉料及矿脉的使用、利用方式的不同, 可以解析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与互补性。

评论环节由韩国外国语大学林大根教授进行评议。林教授认为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玉文化”在历史上如何变迁, 乃至说明了玉石在中国受欢迎的多种思想和精神背景。而且文章以“玉文化”为中心, 比较了韩国和中国的情况, 并列举了实际的事例。

2. 韩国韩神大学金玟佑教授的发言题目为

《韩国和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海外输出战略研究———以政府的角色比较为中心》。他认为先前认识到大众文化重要性的以美国为首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 以政府主导、民间主导、民政联合等多种方式致力于培养文化创意产业, 在此期间掌握了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市场。最近, 可以称之为后起之秀的韩国、中国、印度等多个国家也致力于培养文化创意产业, 将本国的文化资讯向全世界扩散。可以说全世界都已经开始了“文化战争”。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韩国和中国都是由政府出面鼓励并积极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进军海外。本文重视韩国和中国政府都战略性地支持本国的文化产品向海外进军的事实, 阐明了两国政府要将文化创意产业向海外进军的目的, 由此可以了解在国外传播的这些本国文化产业的属性。

评议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王晓玲教授进行评议。王教授认为《韩国和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海外输出战略研究———以政府的角色比较为中心》一文比较了中韩两国政府面对文化产业海外输出所持有的不同态度, 介绍了韩国政府在“韩流”发展不同时期所采取的措施, 为我们思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文化产品的海外传播提供了重要借鉴。她还认为文化产品的海外输出不应该过多强调经济价值。单纯从贸易的视角看待和评价文化产品输出, 也会降低文化产品的价值, 引发来自贸易领域的抵制。面对文化产业贸易, 我们还应该多思考其对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思考其文化价值。

本届中韩人文学论坛经过两天热烈的讨论, 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举办本次论坛, 中韩两国人文学研究学者极大地增进了彼此的相互了解, 在相关的领域交流了各自的情况、特点以及不同的关注焦点, 共同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并期待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

本文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