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中存在不少借题发挥、 游离于文本之外的话语, 这些话语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体验性评点将生活经历融入小说情境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想象; 互文性评点通过相关文本的比附, 为意义延展提供宽广语境; 寓言性评点将文体特点转化为阅读习惯; 游戏性评点则带来“一笑” 了之的阅读快感。 这些评点体现了一种发散思维, 反映了古代小说文体的开放性及读者的自由审美旨趣, 从不同维度拓展了小说的阅读空间。以上各类评点既随机而发, 又浑然一体, 既相映成趣, 又相互生发, 并与更具针对性、 本体性的内涵式评点共同营造开合自如的阅读语境。 因此, 古代小说评点中的发散思维不但具有文学批评史方面的理论价值, 而且对阅读史研究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