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学派的共性标志与中国电影学派的价值体系建构
贾磊磊
摘要:在电影艺术传入中国的百余年中,它不断吸收及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于变革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建构中国电影学派,从学理上梳理中国电影的历史谱系与发展逻辑,有助于形成中国电影的话语体系,真正把握和凸显其艺术特质,进而坚定文化自信,努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文章,围绕"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问题展开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政文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电影学派首要是通过描述中国电影的历史谱系,揭示中国的电影艺术观和电影思想观,进而设立中国电影的中心议题与标识性概念。北京电影学院侯光明教授认为,中国电影学派的目标是践行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和审美趣味的电影创作与学术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美学文化特质的电影学派,以增强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认为,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要始终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将中国电影放置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去考察。百年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大脉络中形成了三大历史主调:革命文化、人民电影、多元开放。三个时期在思想与美学层面的背反状态均深刻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创作实践与文化建构。北京电影学院贾磊磊教授认为,中国电影学派的价值体系建构是整个中国电影学派建构中不可分割的核心部分。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是一个中国电影在艺术精神上、在产业发展上、在思想境界上不断迈进、升华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中国电影学派;话语领域;核心理念;价值体系;电影文化共同体;
The Common Icons of Film Schools in the Worl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alue System of Chinese Film School
Jia Leilei
Abstract:
More than a century has passed since the art of film was introduced in China.During this long period, Chinese film art has been constantly absorbing and integr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as grown in revolutions and developed through innovations.Constructing Chinese film school as well as sorting out the historical pedigree and developing logic of Chinese films theoretically can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Chinese films, thus their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can be truly grasped and highlighted so that we can strengthen our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continually cast new resplendence of Chinese culture.For these above reasons, we have organized this conversation by writing to discuss the topic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film school theories”.Professor Zhang Zhengwen a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lieves that in order to construct Chinese film school, we should firstly reveal the views on film art and ideologies of China by describing the historical pedigree of Chinese films, and then set up the central theme and iconic concept of Chinese films.Professor Hou Guangming at Beijing Film Academy sees the mission of Chinese film school as film making and carrying out academic researches with distinctive national spirits and aesthetic tastes, and forming a film school with Chinese aesthetic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discourse power of Chinese films.Professor Hu Zhifeng from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think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film school should root in the soil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films should be mad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ve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In the venation of Chinese film art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century, three historical motifs have been formed: revolutionary culture, film of the people and multi-dimensional opening-up.The antinomy in the ideologies and aesthetics in these three periods has deeply influenced the creative practice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films.Professor Jia Leilei at Beijing Film Academy claim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alue system of Chinese film school is an inalienable core component in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 is a historical process of constant march and sublimation in artistic spiri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deological level.
Keyword:
Chinese film school; discursive field; core concept; value system; cultural community of films;
目前,中国进入了一个与我们的历史梦想最为接近的伟大时代。中国电影同时迈向了一个振翅九天、扶摇万里的历史征程。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电影有没有一种能够融于国家梦想之中的文化梦想?易言之,中国电影除了在产业经济方面的辉煌业绩,有没有一种能够与经济的显赫成就相比较的美学经验和文化经验?中国电影是否能够以国家的名义建构一种开宗立派的价值体系与美学风范,使中国电影屹立在世界电影的艺术之林?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站在世界电影的总体格局中来认清电影学派的共同特征,然后,再来讨论中国电影学派价值体系的建构问题。
一、世界电影学派的共性标志
任何电影艺术流派都不是自我标榜,自我命名的。它必须要经受电影的历史风雨的考验,要面对学术标准的理性衡量。纵览世界电影的历史,凡是能够被称之为电影艺术流派(学派)的,通常都具有以下几种共性特征:
第一,电影艺术的流派、学派必须具有一批标志性的电影作品。作为一种能够代表电影学派的电影艺术作品,这些影片并不是作为编年史意义上的电影出品数量而存在,而是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进入电影的历史序列之中的。它们中的许多作品,甚至已成为世界电影历史的界碑。就像约翰·格里厄逊拍摄的《飘网渔船》(1929年) ,它既是纪录片诞生的时代标志,同时也是“英国纪录片学派”问世的历史见证;就像维托里奥·德·西卡导演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年)既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又是个人导演艺术完美体现的作品;包括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1983年)既是他个人在中国电影历史中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开山立派之作。现在,每年中国电影的产量已达数百部,但真正能够位居中国电影学派排行榜上的作品却屈指可数。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中国电影学派实际上是一种以国家名义命名的电影发展构想,必须牢固地建立在我们自己的电影历史传统、文化传统和美学传统之上,而不能随人俯仰,更不能步人后尘。那种以西方的电影价值标准来衡量中国电影的做法,不可能真正地将中国电影带入辉煌的新时代。特别是在好莱坞电影频繁地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时候,我们不要以为好莱坞对中国武术的借鉴就是认同了我们止戈为武的价值观,就是理解了我们禅武合一的武学精神;也不要以为他们在电影中越来越多地加入了中国文化的元素,就是对中国文化的首肯、对中国文化的敬畏。其实,好莱坞这种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植入”不过是其力图占据中国电影市场所采取的一种“在地化”商业策略而已。
第二,必须具有一种关于电影艺术的美学建树。在世界电影史上许多电影学派都以不同的形式发表过自己的美学宣言。这往往标志着真正的电影艺术流派的诞生。可见,电影学派的建构并不是靠影片在相同意义上的数量的堆积,不是靠激情与速度的叠加而成,而是靠电影的艺术创作与电影理论的思考共同驱动。就像乔托·卡努杜发表的《第七艺术宣言》,还有德国新电影的《奥伯豪森宣言》;还有许多不是以宣言的形式所表达的电影美学主张,就像“英国纪录片学派”主张的“艺术是一把锤子而不是一面镜子”,这些都是建立在特定电影艺术创作经验之上的电影理论,都是电影美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电影在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代后,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关于电影艺术美学的时代性表达。如中国第四代导演的重要代表人物张暖忻在1979年与李陀合写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 1993年以北京电影学院“八五”级导、摄、录、美、文全体毕业生的名义发表的《中国电影的后“黄土地”现象——关于一次中国电影的谈话》,以及陈凯歌发表的《我拍〈黄土地〉》等这些饱含着艺术创作者在生产第一线所总结的真知灼见的论文,是支撑中国电影学派不断发展、持续前行的精神动力。
第三,能够建立一种适合电影学派自身生成、发展的成功运作模式。不管这种模式的经济来源是属于国有电影制片机构的生产资金,还是属于民营资本的商业的投资,对于目前的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而言,它一定是区别于过去那种单一的娱乐方式的生存策略,抑或那种以艺术宣传、教育为宗旨的国家投资的制作方式的。固然,我们也不排除那种在传统的商业平台上运作的电影也会出现问鼎巅峰的时代力作。尽管某些特定的历史时代也为中国电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但是,这种历史的环境是不可能被复制的。作为中国电影学派的标志性作品,理应能够寻找到一种与自己的美学主张相一致的生存模式。如果,创作者只强调电影的外部生长环境,而不注重电影内部的生存机制的良性改变,则不可能真正把握电影艺术学派的基本规律。
第四,电影作品能够荣膺国际电影奖项。凡是可以被称之为电影学派的,其代表性影片必然会得到国际电影界的关注与认可。进而言之,凡是那些能够被纳入电影学派的作品,在价值取向上必将是一种具有通约性的影片。它所讲述的故事,其中必定带着人类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甚至是永恒性的叙事主题。所以,它必然会在电影史上留下历史的记录。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时代,很难会再出现像梵高那样的艺术家——在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一个人的艺术作品可以在顷刻之间被全世界所知道,更何况像电影这样的大众艺术形式,更是不可能被掩盖、被遮蔽、被阻隔的。所以,如果一部电影在当代不能够被人们所接受,便很容易长久失去被世人接受的可能。
二、中国电影学派价值体系的时代建构
中国电影学派的价值体系建构,是整个中国电影学派建构中不可分割的核心部分。我们现在关注的并不是关于电影中某个具体的价值标准的确立问题,而是关于电影的总体价值体系的建构问题。这是我们致力于中国电影学派研究的同仁共同关注的核心命题。围绕着这个核心命题有以下几个选择性的理论判断需要阐明:
第一,我们建构的是一种中国电影的价值体系,而不是单一的价值观。中国电影学派所要建构的不是电影的单一价值观——无论这种价值观是经济的、审美的还是政治的、社会的。中国电影学派所树立的价值体系,是艺术与经济、思想与产业、文化与商业不同价值取向的综合体。它们相互之间既有差别,又有联系。这就是说,中国电影学派致力于建构的不是对电影的某一种价值诉求,而是致力于推进整个中国电影评价体系的建立。中国电影学派的价值体系建构,必将跨越电影艺术题材论与风格论的一般范畴,超越中国电影代际划分的历史标准,最终建成中国电影的工业体系、美学体系、文化体系“三位一体”的宏伟大厦,形成一种包括电影艺术的创作理念、电影文化的传播策略、电影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内的中国电影的总体价值体系的战略格局。
第二,我们确立的是一种中国电影的创作方向,而不是一种创作题材——面对世界电影的总体格局,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不论是先锋电影艺术倡导者,还是电影本土市场的守护者,都在寻找一种推进中国民族电影繁荣发展的通衢之路。印度电影、伊朗电影、韩国电影的发展道路都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不同方面的成功经验,而俄罗斯电影、拉丁美洲电影、中国台湾电影提供的则是另一种教训。我们的方向必然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现实境遇相互融汇、当代国际电影发展趋势与中国电影发展的产业路径相互交汇之处。就电影的艺术形态而言,我们不是将电影寄予在某一种题材、某一种类型、某一种风格之上,而是致力于建构一种在思想导向上具有正确性,在艺术创作上具有时代性,在价值取向上具有通约性,在商业类型上具有兼容性,在文化精神上具有民族性,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国际性的主流电影。它将为中国电影产业提供原型性的产品,同时,为中华民族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能源性的动力。
第三,我们建立的是一种中国电影的学术共识,而不是一种学科观点——我们不能以一种画地为牢的学术立场进行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特别是在关于中国电影评价体系的研究中,我们将努力建构一种能够被电影界普遍认同的学术共识。这种共识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在各种不同的电影作品中贯穿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不论是艺术电影、商业电影还是主旋律电影,都体现出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在终极意义上讲,就像恩格斯曾经说过的,人们去发现在历史“无数的单个愿望和单个行动”之间那种“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1现在,我们必须重申,即便在可以自由想象的艺术创作中,我们也不希望那些浑身散发着商业娱乐气息的所谓的巨制在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下建构出一个个无视正义、践踏人性的黑色王国;我们不希望在曾经卷起漫天飞花的历史舞台上比的是谁更冷酷、谁更奸诈;我们不希望在风云聚汇的宫廷里比的是谁更凶险、谁更狡猾;我们也不希望在雕梁画栋的庭院里上演的是谁更残暴、谁更强悍的权力争夺。总而言之,我们不赞成用一种恶无恶报的叙事逻辑去否定恶有恶报的普遍民意,也不赞成用一种善无善报的剧作结构去颠覆善有善报的历史事实。中国的电影在对历史进行诗意表达之时,应对历史、民族、国家的前进与后退给出一个符合人类世界历史发展轨迹的叙事结局。我们不能在大众传媒中摇撼了观众对于社会公正的集体认同,从而致使他们不再相信正义可以战胜邪恶、黑暗终能唤来黎明的历史信念。
第四,我们确立的是一种中国电影的评价标准,而不是一种风格流派——中国电影学派并不是指中国电影史上某一个中国电影艺术流派,抑或这些流派的统称。中国电影学派与电影艺术流派的区别在于,一般的艺术流派在美学上都是以艺术的风格作为划界标志,将属于同一种艺术风格的作品命名为一种流派的。而我们今天在中国的历史视野上判定中国电影学派的入选之作,其标志性作品应当是在中国电影历史上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正确的社会思想方向,能够体现一个时代前沿的艺术美学风范,能够凝聚一个时代民族文化精神的影片。除此之外的电影,不管它赚取了多少票房,不管它赢得了多少喝彩,永远都将在中国电影学派的门槛之外。
第五,我们建立的是一种电影的话语体系,而不是一种电影的叙事规范——我们不能用一种割裂电影整体话语体系的方法来肢解中国电影。现在,我们不能用一种来自于艺术方面的美学阐释,去消解来自于经济方面的商业评说;不能用一种来自于社会领域的思想阐释,去颠覆来自于艺术方面的专业评判;不能用一种来自于市场维度的资本分析,去抵挡来自于道德方面的学术批评。在中国电影学派的时代建构过程中我们应当避免的是,在强调电影的思想属性的时候把它当作“教科书”,在谈到电影的商业属性的时候把它当作“摇钱树”,在谈到电影的艺术属性的时候就把它当作“宝莲灯”。那种忽略电影的多重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不符合中国电影学派的思维逻辑。中国电影学派所推崇的创作理念,不是要把艺术的社会责任看成是主旋律电影的专属职能,也不是要将电影的经济的提升使命全部留给商业电影,更不主张将艺术的精神都付诸于作者电影。我们所要建立的电影话语体系,是电影的认识功能与娱乐功能、审美属性与商业属性、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体。
总而言之,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是一个中国电影在艺术精神上、在产业发展上、在思想境界上不断迈进、升华的历史进程。我们知道,在文化思想领域寻求某种共识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可是我们相信,中国电影一定能够建立起被大家共同认可的电影价值体系。它是当代世界用影像语言构筑的巴比伦通天塔。它将把那些曾经被上帝用语言分隔开来的人们,重新在影像语言的交流中汇集起来,让他们在电影的世界里共享人间的喜怒哀乐,共度他们人生中最为奇异的梦想时光。
注释
1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