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其动机与手段均堪称复杂多样。 在古代载籍中政治人物装病的情形相当多, 其出人意表处与政治斗争之诡谲密切相关。 一般而言, 装病能否成功受制于性别、 年龄、 身份、 有无基础病等因素, 而作为装病特殊形式的佯狂则较少受到这些因素的牵制,却需付出更多的人格代价。 透视佯狂行为的本质, 须溯源于传统文化中的“人禽之辨”。 本文对装病现象的分析显示, 身子不快是在恋情故事中女子装病的常见形式, 盖因世人默认青春期女子有身子不快的权利, 一般情况下不会刻意追究其真实性, 这便为装病留下了必要的存在空间。 装病内在地蕴含着败露的可能, 这便为叙事作品的戏剧化书写提供了优质资源。 小说知识学是关于获取知识、 活用知识的开放性理论, 基于该理论视域, 在装病与佯狂书写中蕴含的丰富叙事学价值有待深入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