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在超越论” 包含宗教观、 哲学史、 本体论三个层面。
“ 内在超越论” 的宗教观层面注重在儒学与基督教的对比中凸显儒学独特
的与人伦道德合一的宗教精神。 “ 内在超越论” 的哲学史层面主张 “ 宗教
人文化” , 认为殷周演化以及孔孟之后的儒学方向是以人文精神取代宗教
精神。 “ 内在超越论” 的本体论层面豁显了心性论理路的天人合一: 天是
“ 创生实体” , 人是 “ 尽心知性” 的 人, “ 超 越” 是 由 内 在 的 心 性 之 路 契
悟天道创生实体。 就哲学史而言, “ 内在超越论” 的 “ 宗教人文化” 主张
对于殷周演化的 哲 学 史 论 断 而 言 有 失 准 确, 对 西 周 文 明 的 主 体 性 有 所 拔
高。 就本体论而言, “ 内在超越论” 并不否认西方哲学之主体性、 内在超
越性。 中国现代哲学的超越思考不应局限于 “ 内 在 超 越 论” 的 心 性 论 理
路, 而应进一步发掘思孟一系的主流路径之外的超越传统, 如西周文明基
于 “ 威仪” 的身心合一理路。 这有助于更全面地 揭 示 儒 家 超 越 思 考 的 理
论维度, 为儒学在现代转化中更有力地应对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提供坚实
的基础。